教学人员应自加压力,不断突破
发布日期:2015-10-30 点击次数:
在大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将时间与精力大多投入到重复的教学活动中而被称为“教书匠”。“教书匠”有苦劳也有功劳,在现有的教学制度下帮助大学顺利地送走了一批批的毕业生,维护了大学的正常运转。然而,身为大学教师仅仅只是一个“教书匠”肯定是不合格的。
首先,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学人员必须有能力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大学教学不同于中小学教育,教育的重点不在于给学生注入基础知识,而在于为学生提供整个知识领域的概观和有关这门科学的基本问题和必需的观念,包括知识贮存和获得知识的方法,以及它与人类知识总体和人类生活基本目的的关系,提高学生对科学的积极兴趣,引导他独立地理解上述知识,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做好进入快速变迁的社会的准备。大学毕业生将要直接运用所学的知识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去,一方面他们需要掌握最新的知识以贴近或引导他们的实践需要,另一方面他们需要学会掌握不断更新知识的本领去适应万千世界的复杂变化。只有做到这一点的大学教师,其教学工作质量才能称得上合格。“一个洞察专业领域的发展和最新研究的人,能更准确地判断大学教育的课程应含哪些内容,应当怎样编制;拥有研究素质的大学教师所教授的学生,能够学到以开放的心态求知的态度,能够应对社会环境和劳动条件的变化”。很难想象一个不研究课程专业知识的“教书匠”能够满足这一要求。
其次,大学教学人员应当主动学习掌握教学技能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今天人们应该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一个优秀的大学教师就是一个精通本学科知识的教师”的观点是非常荒谬的。教学心理学的发展表明,教学是具有自身独有的规律的专业性活动,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不断提高。教学技能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相对于中小学教学,大学教学的内容、环境、任务、对象都处于快速的变化之中,大学教学人员应对这种变化保持足够的警惕与好奇,不断地发现和解决教学领域的新问题。大学教学人员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不断地进行研究、总结和反思。那些备一次课使用无数次,甚至不备课凭感觉、经验教学的“教书匠”行为都是对教学不负责任的行为。
最后,每一位从事大学教学的教师都应当认识到自身对于大学教学制度改革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这一责任。受传统知识传播体制和学术专制制度的影响,长期以来,大学教学人员都是仅仅是教学的实施者和被评价者,活动局限于一门课或一个学科范围之内,既被排斥在自己所承担的课程目标、内容、计划之外,也对大学本科教学的理念、教学结构和安排没有发言权。今天,这一传统秩序将要被打破,新的教学秩序将会形成。大学教学人员应当敏锐地把握这一重大机遇,突破“教书匠”意识的束缚,主动承担大学教学制度改革的时代大课题,成为教学的真正主体,用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取得教学话语权。这才是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之大道,是大学教学和教学人员赢得地位、赢得尊重,实现价值的根本。
在大学里教学与科研的地位竞争还将继续,重视教学、扶持教学是政府和大学的责任,而让教学赢得尊重则只能靠大学教师自身的努力,在第35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浙江大学又一位凭借卓越的教学才能赢得学生赞誉的基础课教师苏德矿获得该校“心平奖”一百万元特等奖的消息,足以证明,优质的大学本科教学,是会赢得社会尊重的。(周海燕,江苏大学,《大学本科教学如何赢得尊重》,摘自《高校教育管理》)